北京时间 6 月 30 日,中国足协正式公布出征东亚杯的 26 人集训名单,这份名单标志着国足在无缘 2026 美加墨世界杯后开启全面重建。最引人注目的调整集中在门将位置与教练组 —— 老将颜骏凌领衔 “一老带两新” 阵容,19 岁中场新星蒯纪闻首次入选国家队,而郑智、陈涛等功勋教练因新帅久尔杰维奇的 “嫡系换血” 意外出局。
此次名单中,34 岁的颜骏凌作为唯一老将入选,而 36 岁的王大雷、35 岁的刘殿座等长期占据主力的门将均未在列。取而代之的是上海申花 24 岁的薛庆浩与山东泰山 20 岁的于金永,两人均为首次入选成年国家队。这一调整释放出明确信号:国足正通过东亚杯完成门将位置的新老交替,为 2030 年世界杯周期储备人才。
颜骏凌的留用被视为 “稳定军心” 之举。尽管他在近年比赛中状态有所下滑,但丰富的大赛经验仍是年轻门将的宝贵财富。而两位新人中,薛庆浩以反应速度快、门线技术细腻著称,本赛季在申花已崭露头角;于金永虽年仅 20 岁,却因出色的脚下技术和指挥能力被教练组看好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门将名单平均年龄仅 26 岁,较上一期下降近 5 岁,彻底告别 “老将依赖症”。
19 岁的上海海港小将蒯纪闻成为名单中最耀眼的新星。这位身高 174cm 的攻击型中场,凭借本赛季在中超和中乙的惊艳表现打动教练组。在 6 月 26 日海港 3-0 击败大连英博的比赛中,他助攻 36 岁老将张琳芃的进球,被媒体称为 “海港新老传承的象征”。更早的 4 月 13 日,他在中乙首秀中便斩获处子球,展现出极强的突破能力与门前嗅觉。
技术层面,蒯纪闻以 “盘带、创造力、敏捷性” 为核心优势,被球探比作 “中国版卜拉欣 - 迪亚斯”。他既能在前场完成单人爆破,也能回撤组织进攻,是典型的 “技术型中场”。此次入选国家队,他将与 25 岁的大连英博中场廖锦涛组成 “青春双核”,推动国足中场从 “工兵型” 向 “技术型” 转型。
原国足助教爱游戏(ayx)中国体育郑智、陈涛的落选成为名单公布后的最大争议。据北青体育报道,新帅久尔杰维奇以 “需要熟悉团队” 为由,将自己在 U20 国青的旧部万厚良、李雷雷等平移至教练组,导致两人意外出局。这一决定背后,既有久尔杰维奇对嫡系团队的信任,也反映出足协对 “年轻化改革” 的妥协 —— 尽管此前已为郑、陈办理赴韩签证,最终仍选择尊重主帅意愿。
郑智的缺席尤其令人关注。作为前国足队长,他不仅是更衣室领袖,更在执教生涯中展现出战术洞察力。此次落选后,他被曝或将转战中超执教,青岛西海岸等队已与其接触。陈涛则可能转向青训,执掌 2011 年龄段国少队。两人的暂时离开,意味着国足失去了连接新老球员的重要纽带,久尔杰维奇需在短期内重建团队凝聚力。
除门将和中场外,此次名单呈现全面年轻化特征:26 人中超过半数为首次入选,平均年龄仅 25-26 岁。后防线上,朱辰杰、蒋圣龙等 00 后球员成为核心,辅以吾米提江、汪士钦等新星,尽管大赛经验不足,但冲击力十足。锋线则由张玉宁、韦世豪等老将领衔,搭配王钰栋、刘诚宇等年轻前锋,形成 “经验与活力并存” 的组合。
战术层面,久尔杰维奇或将移植其在 U20 国青的 “高位逼抢、快速转换” 体系。这一打法需要球员具备高强度跑动能力和精准传切意识,蒯纪闻、廖锦涛等技术型中场的入选正是为此做准备。对于东亚杯,教练组设定了明确目标:对阵中国香港必须全取三分,对阵日韩 “二队” 则争取 “体面结果”,同时重点考察新人。
此次名单公布标志着国足正式进入 “久尔杰维奇时代”。这位克罗地亚教头的任务不仅是在东亚杯取得成绩,更需为 2030 年世界杯周期搭建框架。从目前看,他的策略清晰:通过大赛锻炼新人,同时保留部分老将维持下限。但挑战同样艰巨 —— 年轻球员能否在高强度对抗中稳定发挥?新战术体系能否在短期内成型?这些问题将在东亚杯得到初步检验。
对于球迷而言,这份名单既带来希望,也伴随着阵痛。蒯纪闻、薛庆浩等新星的崛起令人振奋,而郑智、王大雷等老将的淡出则让人感慨。但正如足协内部人士所言:“重建需要时间,我们必须给年轻人机会。” 东亚杯的赛场上,这支青春国足能否改写历史,或许将决定中国足球未来五年的走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