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BA 休赛期的重磅交易持续发酵,上海男篮率先完成核心阵容升级,崔永熙的转会谈判进入深水区,吉林男篮则开启教练团队重组。这三起事件不仅牵动着各自球队的命运,更将重塑新赛季的联赛格局。
上海男篮在休赛期率先完成两笔关键续约,以三年顶薪合同留住内线核心王哲林,并与老将刘铮达成续约协议。尽管王哲林上赛季常规赛场均数据下滑至 14.8 分 8 篮板,但作为 CBA 现役本土中锋中唯一兼具篮下强攻和策应能力的球员,他的战术价值不可替代。这份合同的精妙之处在于,当三年后王哲林年满 34 岁时,可自动转为老将合同,既能保持阵容稳定性,又能为未来腾出薪资空间。
刘铮的续约则体现了球队对更衣室文化的重视。这位 34 岁的老将上赛季常规赛仍能贡献 9.4 分 1.5 抢断,三分命中率高达 40.7%,其防守经验和比赛气质是年轻球员的标杆。更重要的是,他与王哲林组成的 "闽籍双老" 组合,能有效平衡球队的新老势力。
在本土球员补强方面,上海通过交易得到崔晓龙,这位 26 岁的后卫上赛季场均 15 分 4 助攻,突破能力和大局观均属国产后卫中上游水平。配合李弘权、李添荣组成的 "双子星",上海后场的深度已跃居联盟前三。
崔永熙的转会成为休赛期最受关注的交易之一。尽管他在 2024 年曾与 NBA 篮网队签下双向合同,但因伤病影响未能获得稳定机会,如今重返 CBA 的意向明确。北控男篮展现出志在必得的决心,已与广州龙狮展开多轮谈判,但双方在转会费和球员交换方案上存在分歧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广州龙狮为崔永熙开出的报价包括现金补偿和年轻球员,但北控对核心资产陈国豪的交易持谨慎态度。这位 21 岁的锋线新星上赛季场均 12.3 分 5.8 篮板,被视为球爱游戏全站APP平台登录入口队重建的基石。谈判的关键点在于,北控是否愿意为了得到崔永熙而牺牲未来潜力股。
对于崔永熙本人而言,这次转会将是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。若能加盟北控,他将与廖三宁组成 "双子星" 后场,获得更多战术自由度。但需注意的是,他的左膝前十字韧带伤势恢复情况仍需观察,这可能影响新球队的战术安排。
吉林男篮在经历连续两个赛季无缘季后赛后,正式启动教练团队重组。目前球队已与多名欧洲教练展开接触,计划引进具有先进战术理念的外教。现任主帅钟诚的去留将取决于新外教的选聘结果,若外教到位,钟诚可能转任助理教练或管理层职务。
这次教练组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球队的防守体系。上赛季吉林场均失分高达 112.3 分,排名联盟倒数第四,缺乏系统性的防守训练是主要症结。欧洲教练擅长的联防体系和换防策略,有望改善球队在防守端的松散问题。同时,外教的到来也可能加速年轻球员的成长,如姜伟泽、丁皓然等潜力新星需要更科学的训练方法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吉林的教练组改革与外援策略紧密相关。球队计划在新赛季引进具备策应能力的内线外援,以配合外教的战术体系。这种 "先定教练再选外援" 的模式,显示出管理层希望打造更具整体性的球队风格。
上海男篮的续约操作使其成为争冠热门。王哲林 + 任骏威的内线组合,搭配崔晓龙、古德温(传闻目标)的后场双枪,已具备冲击四强的实力。若能在剩余顶薪名额中签下周琦或郭艾伦级别的球星,甚至可能复制 2018-19 赛季北京首钢的夺冠路径。
崔永熙的转会若最终成行,将改变北区的竞争格局。北控男篮有望凭借他的突破能力和外线威胁,从季后赛边缘球队跃升为争八劲旅。而广州龙狮若能获得陈国豪等优质筹码,将加速重建进程,为未来两个赛季储备人才。
吉林男篮的教练组改革则可能成为联赛的 "变量"。欧洲教练的战术革新若能成功落地,这支传统 "巨人杀手" 有望重现黑马本色。但改革也存在风险,外教与球员的磨合周期、管理层的支持力度都将影响最终效果。
CBA 休赛期的这三起事件,不仅是各队的自我革新,更是联赛职业化进程的缩影。从上海的薪资结构设计,到北控的交易博弈,再到吉林的体系重建,每一个决策都在书写着中国篮球的新篇章。随着新赛季日益临近,这些变动的蝴蝶效应将逐渐显现,让我们共同期待 2024-2025 赛季的精彩对决。